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国际 > 正文

打造生物医药产业新优势

2023-08-28 15:03:37 来源:学习时报


(资料图)

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,也是最具有成长性、最能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之一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、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。为加快落实“健康中国”战略部署,打造助推创新发展的“双发动机”,许多地方积极发挥先发优势和带动作用,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探索出一条快速发展成长的道路。

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,应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经济主战场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多学科、多产业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和高风险、高投入、盈利周期长、各环节强监管、高技术人才聚集程度高等特征,需立足产业基础,提前谋划产业布局,加快建设“新药智造”产业高地。

一是加强顶层谋划,创新工作促进机制。落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,根据地区实际编制实施方案,从强化创新、引优培强、规划空间、引育人才等多方面明确产业促进的任务目标。成立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工作专班,负责促进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链、供应链、创新链、资本链统筹发展。结合本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,梳理产业链条,制定产业图谱,抓紧布局细胞基因治疗、高端医疗装备等前沿技术赛道,制定专项产业政策,从创新研发、工业生产、市场推广、人才引进等全生命周期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政策扶持。吸引一批优质人才团队落地,主动招引上下游项目,初步形成区域内产业生态圈,为产业迭代升级做好储备。

二是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。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医协同效能,积极对接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,国家实验室、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,以及域内医疗卫生机构,探索地方与院所合作新模式,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。联合域内优势企业,促进原始创新与产业化的交流合作,针对生物医药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采取企业发榜、科学家揭榜的“揭榜挂帅”方式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;针对高校、科研院所各项研究成果,鼓励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的方式承接成果转化;推动企业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,共同参与疾病预防、诊断、治疗和康复过程,共同开发具有技术壁垒和优势的产品,实现医工有效结合。

三是精准多样化服务企业。对规上企业重点培育的高科技企业“一对一”配备项目经理,全覆盖实地调研走访,围绕企业产品研发、产线建设、审评审批、上市应用等多个方面,对重点项目实施全流程管理,及时解决企业诉求。成立生物医药科技平台公司,收储更新低效用地,通过装修代建、提供标准化厂房等多种方式为多家企业解决空间需求。设立产业升级引导基金、科创资金,立足投早、投小、投科技,支持一批高科技企业创新产品研发。协助企业对接市场化基金、银行,通过多种金融工具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。用好高校、招聘平台等资源,组织生物医药人才专场招聘会,解决企业用工需求。出台专项政策,支持企业升级改造产线,鼓励企业降本增效等。通过坚持多措并举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、政企高效协作,助推域内企业创新药物持续产出,切实推动区域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稳定发展。

四是探索监管应用新机制。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,紧抓国家药监局直属“六大中心”落地契机,搭建部、市、区联动机制,推动创新服务站(亦庄站)进一步整合各项资源,加大对创新药品、器械注册上市的服务指导力度,带动地区产业活力不断提升。探索三医联动改革路径,依托域内有关医疗机构以及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“医联体”,提供连续一体化诊断服务,推动建立集医疗服务、医疗保障、医药供给于一体的创新体制,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拿证、上市、进医院、进医保,实现研发到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。

(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刘力)

标签:
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上一篇:奉贤海边防浪石惊现血印?真相原来是……